夏季,食物種類繁多、營養(yǎng)豐富,在大家享受美食的同時,一些人卻出現(xiàn)了不同程度的過敏癥狀。
過敏性疾病又稱變態(tài)反應性疾病,據(jù)世界變態(tài)反應組織(WHO)統(tǒng)計,22%的人患有過敏性疾病,包括特應性皮炎、過敏性鼻炎、哮喘、結(jié)膜炎、濕疹、食物過敏、藥物過敏等。WHO將每年的7月8日定為世界過敏性疾病日。目前,全球有22%~25%的人患有過敏性疾病,而其中食物過敏患者越來越多。食物過敏已被WHO列為五大重要的公共衛(wèi)生問題之一。然而事實上,臨床醫(yī)生往往很難區(qū)分患者自我報告的食物不良反應癥狀是否來源于真正的食物過敏。
食物相關的不良反應包括食物過敏(food allergy)和食物不耐受(food intolerance),由于兩者存在一些相似的癥狀,所以,這兩個概念往往讓人產(chǎn)生混淆。
食物過敏與食物不耐受的區(qū)別
食物過敏與食物不耐受之間最重要的區(qū)別在于是否涉及免疫系統(tǒng)的反應。
食物不耐受不涉及免疫反應,而食物過敏是免疫反應,嚴重時有可能引起過敏性休克(anaphylaxis),甚至可能危及生命。
什么是食物過敏
食物過敏是指特定的食物通過免疫應答機制引起生理功能紊亂和(或)組織損傷,進而引發(fā)一系列的臨床癥狀。對有食物過敏的人,別人口中的美味,可能就是致病的“毒藥”了。
國際免疫聯(lián)合會及世界衛(wèi)生組織認定并命名的食品過敏原共計297種——62種植物源性食品含205種過敏原,40種動物源性食品含92種過敏原。
其中,牛奶、雞蛋、花生、甲殼類、魚類、大豆、堅果和小麥是常見的“八大” 食品過敏原,90%以上的過敏反應由這些致敏食物所引起。對于不同人群主要的食物過敏原也不盡相同,兒童食物過敏主要與牛奶、雞蛋、小麥、大豆、花生、堅果有關,而引起成人食物過敏最常見的是花生、堅果、貝殼類和魚類等。
食物過敏的癥狀呈非特異性,可能涉及皮膚、呼吸系統(tǒng)、消化系統(tǒng)、心血管系統(tǒng)等。
典型的食物過敏從發(fā)病機制上可以分為IgE介導、非IgE介導、混合介導的食物過敏。IgE介導的癥狀在攝入食物的幾分鐘到1~2小時內(nèi)出現(xiàn),非IgE介導和混合介導的食物過敏在攝入食物的幾小時后出現(xiàn)癥狀。
有關食物過敏的報道屢見不鮮,食物過敏現(xiàn)象也越來越普遍,有沒有辦法檢測食物中含有的過敏原呢?
目前過敏原的檢測有幾種比較常用的手段,皮膚點刺試驗、斑貼試驗、血清特異性IgE檢測。
No.1皮膚點刺試驗(skin prick test, SPT)
此檢查比較方便、簡單、快速。操作是在前臂皮膚上,滴一滴食物抗原提取物,用消毒針尖通過食物提取物輕刺皮膚。15分鐘后,測量疹團的平均直徑,反映食物過敏的可能性,為進行免疫治療和過敏原回避提供依據(jù)。
No.2 斑貼試驗(atopy patch test,APT)
使用標準過敏原制成的貼劑,貼于皮膚表面,在48~72小時后刮去,觀察皮膚的變化及是否有其他臨床表現(xiàn)。此檢驗對非IgE介導的特別是小麥導致的食物過敏有一定診斷價值。
No.3 血清特異性IgE檢測
測量血液中特定的IgE,占總lgE的比例,判斷存在過敏的可能性,協(xié)助了解IgE介導的食物過敏的機體致敏情況,檢測結(jié)果陰性的臨床意義要大于結(jié)果陽性。(陰性結(jié)果有助于排除食物過敏,但陽性結(jié)果并不代表過敏反應一定存在)
對于過敏患者而言,只有在通過正規(guī)檢測與試驗確認存在食物過敏時,才推薦采取飲食回避。
對于曾發(fā)生過食物過敏的患者,應該關注食品標簽,我國從2011年4月20日起公布了《食品標簽通用標準》,要求食物標簽對8類常見的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加以標識提醒。
如果患者的食物過敏涉及多種食物,長期的飲食回避應在專科醫(yī)生和營養(yǎng)師的指導下進行,以合適的食物替代致敏食物或使用適當?shù)臓I養(yǎng)補充劑,以確保各種人體必需營養(yǎng)素的攝入。